- 孕中期/
- 胎動頻繁或減少是正常的嗎?胎動感覺變化大揭密!
胎動頻繁或減少是正常的嗎?胎動感覺變化大揭密!
第一次胎動,是一個感動的時刻,是一個媽咪們跟寶寶們感受深刻連結的時候,對媽媽來說,胎動也是一個能跟寶寶對話的管道。如果是第一胎,媽咪們通常在懷孕期間的18到20週左右,可以感受到胎兒的胎動,而如果懷第二胎的媽咪們,可能會更早感受到,大概在16週左右就能感受到胎兒的胎動。
胎動的感覺是什麼?隨著胎兒動作不同而有不同胎動的感覺
胎動,是媽媽感受到寶寶在子宮裡自主性的活動,寶寶也會透過在肚子裡的活動,促進身體骨骼的成長和神經系統的發展。因此,胎動不只是胎兒和媽媽的對話管道,更是媽媽可以用來觀察胎兒健康狀況的方法。那什麼樣的感覺是胎動呢?
對媽媽來說,胎動的感覺,依照胎兒的活動不同,會有不同的感受。在懷孕初期,媽咪可能會形容胎動像是「肚子裡在顫動、滾動」、「寶寶在肚子裡翻跟斗」、「被輕踢」這些感覺。
但當寶寶越長越大,因為子宮的空間變少,胎動的感受可能會更加強烈,媽媽可能會有像是「踢動」或「被肘擠動」的疼痛感覺,這時候媽媽可以透過在床上側躺,或是做一些緩和運動來調適。媽媽也可以撫摸肚子來安撫寶寶,協助胎兒移動位置,減緩胎動造成的疼痛感。
而胎動一般來說,也可以分成兩種:
- 有感式胎動:這種情況下,胎兒可能做出較大的動作,如踢腿、伸展等,媽媽可以很容易感受得到寶寶的胎動。
- 無感式胎動:胎兒可能是做出較細微的動作,像是打呵欠、活動手掌等,有時寶寶可能一天動了幾百次,但媽媽沒有什麼感受。
媽媽可以注意這些胎動的感受,感受胎兒的活動力表現,如果有發現異常,可以跟助產士討論,也能跟婦產科醫生諮詢。
延伸閱讀:寶寶成長里程大揭密
胎動頻繁是正常的嗎?胎動頻率跟著懷孕週期這樣看
胎動減少怎麼辦?胎動變頻繁是正常的嗎?媽咪們在觀察到胎動的頻率不同時,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產生,甚至會開始擔心起寶寶在肚子裡的健康狀況。其實隨著時間的不同,還有媽媽的進食時間,寶寶的活動力都會有所不同。
從一天來看,寶寶的活動力通常會在晚上九點到半夜一點較為頻繁。而寶寶的睡眠週期大約為20~40分鐘,最長到90分鐘,在這段睡眠時間裡,通常不太會有胎動的發生,這時媽咪可能跟寶寶說話或互動,寶寶都不會有反應。
而從懷孕的週期來看,胎兒的胎動頻率是會隨著週期而改變的。根據國外學者研究,胎兒的胎動頻率可用「週期」,來參考大約的胎動次數:
- 懷孕8週後:約每14鐘會有1次胎動
- 懷孕20週時:每12小時的平均胎動為 200 次
- 懷孕晚期,32週時:每12小時平均胎動次數增加至575次
- 預產期40週:每12小時的平均胎動次數降低至282次
但上述的胎動次數並沒有絕對,只是一個參考值,實際的胎動情況將因每個胎兒的狀況而有不同,通常只要胎動有規律、有節奏,變化程度不大,都說明胎兒狀況是正常的。
胎動常見問題:寶寶抖動是胎動?宮縮和胎動怎麼分?
懷孕期間,媽咪們在觀察胎動時,可能會發現胎兒胎動的不同狀況,就會產生一些疑問,而有點擔心胎兒的健康狀況。以下整理常見的兩個胎動相關問題,解答媽咪們的擔心:
胎動常見問題1:寶寶頻繁抖動,是打嗝還是胎動?
有時候媽媽們會感受到胎兒在一段時間很規律地抖動,於是會開始好奇:這樣是胎動嗎?還是胎兒有什麼特殊的狀況?其實,如果媽媽有感受到胎兒規律地抖動,且摸摸抖動的地方會一彈一彈的,很像心跳,跟胎動發生的不規律感不太一樣,這就是打嗝了。
在懷孕期間,寶寶在子宮內會慢慢學會吞嚥羊水,是寶寶提升肺部能力的一種方式,有時候會刺激橫膈膜,導致橫膈膜痙攣性收縮,就會產生打嗝。其實對懷孕的媽媽來說,「打嗝」是一個見證寶寶成長發展的事情,是一個很美好的現象。
胎動常見問題 2:懷孕媽媽怎麼分辨胎動和宮縮?
在懷孕晚期的媽媽會特別關注生產的前兆,有時會產生宮縮,就會擔心是否已經要進入產程。胎動和宮縮的徵兆其實有些類似,有時懷孕的媽咪們會無法分辨宮縮和胎動。
以下提供3種方法,讓媽咪們能初步判斷是胎動還是宮縮:
(1) 腹部不適感的範圍不同:
胎動是胎兒在肚子裡的活動,碰撞到子宮壁而讓媽媽有感,所以對於媽媽來說,胎動所造成的疼痛不適,通常只有局部。而如果是整個腹部都感到不舒服,或肚皮緊縮變硬的現象,就有可能是宮縮。
(2) 發生的時長不同:
胎動是因胎兒的活動造成,所以有疼痛不適感的時間也會較短暫或較突然。但如果媽媽發生宮縮的話,疼痛感會慢慢的發生,肚子會逐漸且規律的感到腹部的不適感。
(3) 發生的部位不同:
胎動的發生通常會任意地變動位置。但如果是宮縮,就可能會整個腹部都感到不舒服,發脹、肚皮緊縮變硬、下墜感,甚至會覺得有尿意或便意。
不論是胎動還是宮縮,若媽咪們已有觀察到異常或是休息後仍不舒服,記得要及早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協助。
延伸閱讀:懷孕媽咪身體不適症狀大揭密
胎動自我檢測怎麼做:一天找三個時間觀察胎動
胎動也可以看出胎兒的活動力,因此也可以提供懷孕的媽咪一個提醒徵兆,去觀測胎兒的健康狀況。那媽媽平時要怎麼做自我檢測,觀察胎動呢?
媽媽可以用早中晚三個時段,以一個小時為單位來觀察胎兒胎動,如果胎兒於一個小時內的胎動次數沒有超過三次,就需要特別注意胎動頻率。而若持續觀察12小時後,仍舊沒有感受到胎兒胎動,這時候就建議媽咪和婦產科醫師聯繫。
若發現胎兒的胎動次數有明顯的變化,會需要做哪些進一步檢測呢?可依照胎兒目前的週數進行判斷:
- 懷孕小於24週的媽咪:
若在懷孕24週時,媽咪仍未感受過胎兒的胎動的話,要聯絡婦產科醫生,檢測胎兒的心跳,醫生會用更精密的儀器(如超音波等)去檢視胎兒的健康狀況。 - 懷孕24到28週的媽咪:
在這個懷孕階段,若媽媽感受到寶寶的胎動次數變化有明顯異常,需聯絡婦產科醫生,醫生可能會在這個階段幫你做更仔細的檢查,像是檢視子宮的大小、血壓、尿蛋白與尿糖。如果子宮的大小比預期的小,醫生會再進一步檢測寶寶的生長和發展狀況。 - 懷孕週數大於28週的媽咪:
懷孕超過28週的媽媽,若感受到胎兒的胎動有異常,需要馬上聯繫婦產科醫生,不要到隔天才尋求協助。這時,婦產科醫生會向你諮詢胎兒的活動狀況和幫你安排全套的檢查。婦產科也會監測至少20分鐘胎兒的心跳,去確認胎兒的身體健康。
資料來源:
幸福的律動-胎動簡介 | 孕婦關懷網站-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